網頁設計 > 新聞消息 > My eTag被逼下架 My eTag批:遠通App太脆弱
hr

My eTag被逼下架 My eTag批:遠通App太脆弱

回上一頁
聯合新聞網   作者: 記者張為竣/台北報導 | 聯合新聞網 – 2014年1月10日 下午2:54.

民間一款「My eTag」App,以GPS衛星定位為用路人即時提供交易金額,去年底卻遭遠通電收發函指稱違反公平交易法,要求下架。如今國道計程收費問題不斷,看在當初被迫下架的開發商眼中,直呼「遠通根本是造成自己的困擾!」
 
「My eTag」開發商、玥瑞公司負責人劉淑慧表示,他們公司利用現成免費的GPS系統,花2周撰寫程式、費時2個月在不同天候實際開車跑完每個收費站測試,App上架後一周內超過2000人次下載,運作順暢,為旅遊類App搜尋的排名第五名;相較之下,遠通的eTag系統一上線,國道收費辨識偵測、人工對帳都出問題、系統又無法承受流量,實在太過脆弱
 
對於遠通的發函,劉淑慧曾詢問律師、相關官員,都說是否違法有很大的討論空間,但未經法院判決仍無法確認。她說,其實他們的創意只是想輔助用路人更將順暢地使用eTag系統而已。他們公司接獲遠通發函後,只好將App下架,除為避免可能產生的訴訟成本,也是向政府表達沉默的抗議。
 
劉淑慧去年10月曾寫信給交通部,詢問遠通是否有權要求下架,但交通部回覆「會研議」之後就沒有下文。劉淑慧認為,遠通若無法滿足民眾需求,可以開放給民間業者補足,或是直接借用民間創意,例如以GPS辨識路程、試算金額的概念,她不可能申請專利,也歡迎遠通使用;而目前eTag帳戶可以連結多個車輛,其實遠通就是借用其他開發者App的設計概念。
 
遠通:現改採廣結善緣態度
 
 
【記者邱瓊平/台北報導】
 
遠通電收發言人周世惠表示,計次收費時代因考量民眾的個資問題,曾呼籲民眾先不要使用民間業者提供的手機App,不過進入計程收費階段後,遠通採取廣結善緣的態度,且也樂見民間業者提供其他的服務平台,讓民眾有更多的選擇。

   SiteMap |  Top

© web4800.CO. |  交換連結